七月初参加了亲近母语的早期阅读研习营,刘颖老师讲《幼儿图画书的阅读和欣赏》,真真是给我上了一课。以前觉得自己挺会带孩子看绘本的,听完才明白,原来绘本里藏着这么多"门道",以前好多宝贝都让我给错过了。忍不住想把这份收获和感动,分享给咱们天天和孩子们泡在一起的同仁们。
一、绘本不是"图 + 字",
是"图 × 字"的艺术
刘颖老师一开场就点醒了我:"咱们都熟悉松居直先生那句话吧?图画书是图画 × 文字,不是简单的加法,是乘法,是融合的艺术。"她用一本《狼会来吗?》现场给我们"解密"。
这本书画面特别干净,白底子上,左边是兔妈妈温柔地哄睡:"睡吧,宝贝。"右边是小兔子一遍遍追问:"妈妈,狼真的不会来吗?你确定吗?" 右边的画面呢,却是阴森的森林、猎人的枪。我们都以为小兔子是害怕狼来,妈妈在安抚。结果,大反转。最后敲门声响,小兔子兴奋地跳起来拥抱大灰狼——原来今天是它生日,它一直在等好朋友狼先生来参加派对。而旁边目瞪口呆的兔爸兔妈,那表情绝了,把大人的刻板印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坐在台下,心里"哇"地一下,原来故事还有一条暗线:狼先生真的历尽千辛万苦穿越城市找来了。封底上那句反复出现的"你怎么能确定呢?"配上狼赶路的画面,回味无穷。
刘老师说,绘本的"戏"全在细节里:
1
翻页是导演: 像《图书馆狮子》,画面停在狮子淡定走、管理员惊慌跑的那一页,下一页才揭晓原因,这就是用翻页制造悬念。
2
色彩会说话: 《海浪》这本无字书,小女孩没接触海浪时是黑白的,当她勇敢走进海浪玩耍,画面瞬间变成彩色,太妙了。刘老师说,这可能代表了现实与想象的交融。
3
字体也是表演: 《小心大野狼》里,扭曲放大的"救命"两个字,一下子就把小男孩的恐惧喊出来了,比任何形容词都管用。
二、读绘本像"寻宝":
封面、环衬、小细节,处处有惊喜
刘老师教我们,欣赏绘本,得像侦探一样,带着放大镜去看:
封面是"预告片": 比如《金胡子和红毛衣》,封面是老奶奶织毛衣,一缕金线飘进来。猜猜金胡子是啥?等看到封底——哇。金线连着太阳的胡子。封面早就埋下奇幻的种子了。以后给孩子们读,一定先让他们猜猜封面故事。
环衬是"藏宝图": 我以前经常跳过环衬,真是大错特错。《胡萝卜怪》的环衬页,乍一看全是胡萝卜田,仔细找,里面藏着三个"怪胡萝卜"——一个瘦高,一个弯弯扭扭,一个矮胖露大门牙。多好的互动点啊,让孩子们找找看。《阿婆的空中菜园》前环衬画满阿婆种菜的步骤,后环衬变成丰收的蔬菜瓜果,故事的前因后果都在图里了。
小物件有"大心思": 这个点最让我拍大腿。《我的爷爷真麻烦》里,送爷爷西红柿苗的邻居,指甲是黑的。口袋里还露出老鼠尾巴。刘老师说,这在西方文化里是典型的巫师特征,暗示这苗不简单。果然,后来西红柿疯长压塌了警察局。还有《朱家故事》,妈妈被懒惰的父子气走,回来时脸上居然有个猪形的黑斑。直到最后一页才揭秘——那是被气出来的"猪头"胎记。真是又好笑又深刻。刘老师说得对:"绘本里没有一处图画是多余的。 它们要么是线索,要么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幽默小彩蛋。"
三、讲故事有"门道":
用心用情,技巧自然来
现场还播放了曾在第二届亲近母语全国讲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卢洁萍老师的精彩讲述——《鸭子骑车记》,全场老师都乐翻了,又佩服得不行。卢老师完全"演"活了:弓着腰学鸭子摇摇摆摆骑车,捏着嗓子学母牛嘲笑"鸭子骑车?蠢透了。"说到鸭子骄傲地喊"我可是农场第一个骑车的"时,她眼睛亮亮的,那份神气劲儿,活脱脱就是那只打破常规的鸭子。感染力太强了。
刘颖老师说:"讲述,是图画书乘以你的语言。你的声音、语气、停顿、情绪,都在重新‘创作’这个故事。"她教了我们几个特别实用的方法,用《爷爷一定有办法》举例:
"停停猜猜": 布料越变越小了,下次爷爷能做成啥?让孩子猜,参与感满满。
"一唱一和": 读到"爷爷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剪",稍一停顿,孩子们保准会抢着接"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重复的句子就是互动的密码。
"火眼金睛找细节": 妈妈一开始对破毯子不以为意,后来纽扣丢了,她大惊失色。这个表情变化太重要了——说明妈妈也被孩子珍视旧物的心打动了。以后看绘本,真得好好盯着角色的脸看。
四、关于孩子识字这件事,
刘老师的话戳中了我
说到幼儿园"不提倡识字"和小学"一个月学完拼音"的巨大断层,刘颖老师语气很急迫,也说出了我们很多人的困惑:"那些零基础进小学的孩子,面对突然涌来的拼音和汉字,真的像在暴风雨里挣扎,太痛苦了。"她展示了《会变的水》(小步乐读系列)的内页,不是生硬塞字,而是爸爸带孩子看西湖、天目山,在散步中认识"江""湖""海"这些带三点水的字,感受水和这些字、这些地方的联系。
▲
《会变的水》内页
刘老师说:"好的绘本读物,让孩子在美好的故事里自然‘遇见’汉字,感知汉字的趣味和规律,这不是机械认字,是文化的浸润和幼小衔接的温柔铺垫。"
这话我特别认同,也让我反思,在保护兴趣的前提下,我们是不是也能在绘本共读中,更自然地让孩子"看见"汉字,感受汉字?
五、最动人的"技巧",是那份"天真"
讲座最后,刘颖老师分享了梅子涵先生的话,让我特别感动:
"讲述没有技巧,技巧会因为你的喜欢、你的热情和按捺不住而纷纷出现天真。所以我们会那么兴致勃勃地阅读,会那么信以为真地感动,才会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去告诉你……还天真吗?如果你说是的,那么就不要在乎技巧了。我们是离天真最近的老师,最近的成人。"
这句话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的心。是啊,为什么孩子们总缠着我们"再讲一遍"?不就是因为我们(有时)还能和他们一起,为狼和兔子成为朋友欢呼,为那条消失的蓝手帕揪心吗?当我们放下"教"的包袱,像孩子一样去相信、去感受故事里的悲欢,绘本真正的魔法就发生了——它让我们和孩子的心,靠得更近。
走出会场,摸着包里那本翻旧了的绘本,心里暖暖的。谢谢刘颖老师,让我重新"看见"了绘本,也找回了那份和孩子共读时最珍贵的——"天真"。
绘本赏析小锦囊
刘颖老师绘本赏析小锦囊(亲测好用):
图文对对碰: 文字没说啥?看看图。图里藏着大秘密。(比如《蓝》里那条贯穿始终的蓝手帕)
翻页有玄机: 停在这一页,下一页会是什么?猜猜看。(学《图书馆狮子》)
颜色会"说话": 画面是暖暖的,还是冷冷的?猜猜角色的心情。(像《海浪》那样)
4
别放过"边角料": 封面封底连起来看。环衬页仔细瞧。惊喜等着你。
5
讲出你的"调调": 别怕"演"。用你的声音和表情,带孩子们走进故事里。记住,热情是最好的技巧。
讲座中提到的绘本
(方便大家查找)
《狼会来吗?》 [ 法 ] 米夏埃尔 · 埃斯科菲耶 / [ 法 ] 克里斯 · 迪 · 贾科莫
《海浪》 [ 韩 ] 苏西 · 李
《金胡子和红毛衣》 [ 德 ] 安德烈娅 · 彼得克 · 胡斯
《胡萝卜怪》 [ 美 ] 阿伦 · 雷诺兹 / [ 爱尔兰 ] 彼得 · 布朗
《阿婆的空中菜园》 郭燕(文 / 图)
《我的爷爷真麻烦》 [ 英 ] 芭贝 · 柯尔
《朱家故事》 [ 英 ] 安东尼 · 布朗
《图书馆狮子》 [ 美 ] 米歇尔 · 努森 / [ 美 ] 凯文 · 霍克斯
《小心大野狼》 [ 英 ] 罗伦 · 乔尔德
《蓝》 [ 美 ] 劳拉 · 瓦卡罗 · 希格
《爷爷一定有办法》 [ 加 ] 菲比 · 吉尔曼
《鸭子骑车记》 [ 美 ] 大卫 · 香农
《会变的水》 ( 小步乐读系列 )
幼儿项目咨询
联系人|诗雨老师
电话、微信|13951027974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
配资公司最靠谱三个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